叠合板在施工中不需要模板或只需要少量模板(跨度较大或楼板较厚时),施工过程简单,预制板在工厂预制,需要操作规范、熟练的工人来操作,预制底板制作、养护非常重要,操作不当容易影响受力性能,吊装运输至工地同样是如此,然后运送至施工现场安装,每个环节都要到位,安装前认真检查每块板的情况,对板进行详细编号,再现浇混凝土形成整体楼板。混凝土叠合板的施工顺序是预制底板在现场安装好,清理干净,铺设设计需要的管线、构造筋等,经过二次浇筑商品混凝土从而形成整体的梁板结构,使其具有整体性(提高抗震能力),这要求叠合板的现浇混凝土层与梁柱的现浇混凝土同时浇筑,确保粗糙面(≥4mm)与后浇混凝土层的良好结合。预制构件的钢筋要深入梁内一定的长度,保证其锚固条件,开始施工前,一定要对施工顺序做良好的梳理。如果施工顺序出现错乱,会给施工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,甚至在调换的过程中会影响板的受力性能、抗震等整体效果。所以,装配式建筑结构施工前应制定专项施工方案,模拟虚拟施工。施工方案应结合结构深化设计、构件制作、运输路线和塔吊位置、吊装空间等全过程的可能会出现的情况准备。基础底板施工 检查预留钢筋 放置标高垫块 吊装叠合墙板 墙板拼缝处理 现浇框架柱施工 现浇框架梁施工 楼板支撑安装 叠合楼板吊装 水电管线连接 上层钢筋铺设 混凝土浇筑 重视对供应商的管理。建筑产品的标准化使各企业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。随着预制构件在项目中的大量使用,预制构件供应商对项目的顺利实施有着直接影响。在传统的采购中,采购双方经常讨价还价,企业与供货方为短期合作,信任度和协作度都较低。而在工业化的建筑方式下,预制构件的供应需要建筑企业与构件生产企业以有效合作,相互依存为基础,建立动态联盟的供应合作关系,实现设计施工一体化的发展。